四步驟規畫退休 財務自由的下半人生

為了知道自己夠不夠格退休,小利開始記帳。透過記帳,他掌握生活花費,並試算出退休後該準備的資金。想退休,不只需試算財務,另一個重要功課還要規畫退休生活。

圖片來源:pexels

「我有足夠的錢可以退休嗎?」很多上班族常常如此自問。不過,今年49歲的小利,只花了1個月找資料、評估、試算,就決定離開職場,開始精彩的退休生活。他的評估速度為何能這麼快?他是如何做到的?

小利的最後一份正式工作是在生活費高昂的歐洲。47歲那一年,他突然對工作失去興趣,開始思考「如果想退休到底需要多少錢?」,他開始記帳。他掌握每年的生活花費,並試算出退休後該準備的資金。

在台灣,如果我們也想和小利一樣,提早退休享受第二人生,哪些事一定要做?退休前的財務試算,該怎麼進行?一般人在規畫退休財務時可以按以下4步驟操作:

步驟一、 設定目標》先記帳釐清每月生活開支,再回推退休準備金額

認證理財規畫顧問(CFP)景肇梅分析,思考退休,最好在退休前先開始記帳,確認自己的食衣住行等必要開支以及旅遊等娛樂支出。除了正常支出之外,記得還要規畫一筆緊急預備金,以支付突發狀況下可能產生的財務支出。

假設經過記帳後發現,1個月生活支出需要4萬元。精算達人怪老子建議,以目前年齡35歲、打算30年後退休、退休後每月生活費需要4萬元、預計活到100歲的假設進行推估(通膨率假設為1.2%、退休後每月配息率假設為5%),則退休前需要達成的退休準備金為1,395萬元。

步驟二、了解風險》過去20年人均壽命已延長8歲,長壽風險只會愈來愈高

在做退休規畫時,還必須了解可能遭遇的風險。包括投資市場會隨著景氣循環而起伏的「市場風險」,或是退休後一旦生病,需要照護就會產生所謂的「健康風險」。在退休可能遭遇的5項風險中,最常被忽略的是「長壽風險」。政大金融科技國際產學聯盟副執行長王世方強調,過去20年來,台灣人均壽命已經延長了8歲。未來隨著醫療進步,長壽風險只會愈來愈高。

圖片來源:pexels

步驟三、評估工具》國人偏好退休準備工具,仍以股票、基金占最大宗

根據先鋒研究報告分析,累積退休金可使用的財務工具包括政府年金、個人年金、資產配置、房地產等。而摩根「退休快樂指數」調查則發現,國人偏好的退休金理財工具,仍以股票和基金為最大宗,占35.9%;現金居第2,占27.5%;投資型保單為第3,占21.5%。

步驟四、制定計畫》根據退休準備期間、金額配置個人投資組合

《Smart智富》月刊於3月份進行的「好基金這樣配」網路徵文活動中,特別針對10年退休族、已退休族,利用2016年至2018年間的「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」得獎基金,打造可長期累積退休金的基金投資組合(以下簡稱「10年退休組」,徵選活動詳情請見,打造一個可以有穩定現金流的基金投資組合(以下簡稱「已退休組」)。

其中,10年退休組評審怪老子建議的投資組合是,股、債各半、且整體組合長期年平均報酬率應達8%。怪老子解釋,因為距離退休大約只有10年時間,此時投資組合不宜有太大波動、必須要能穩定成長,因此建議股、債各半。

已退休組評審基金遊俠Jim男建議的投資組合要具有2條件,1是投資等級債必須占投資組合4成;2是整體平均年配息率需在5%左右。Jim男解釋,配息率5%是在考量退休的安全性下,配息率的上限。

如果配息率超過5%,勢必在投資組合中要增加高收益債或是股票的比重,他認為,這兩種商品的波動度相對較高,並不適合退休族。